微信扫一扫
近年来,独山县将蔬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重点推进,以“找市场、育主体、塑品牌”为宗旨,“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为目标,狠抓产销对接,蔬菜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2021年全县蔬菜种植31.68万亩(次),产量57.92万吨,产值16.03亿元,培育壮大了“独山秀峰”蔬菜公共品牌。
一是强化产业布局,扩大优势单品规模。紧盯市场需求,依托气候优势,不断优化品种选择,扩大产业布局,形成了以基长、玉水、百泉、上司为核心的番茄、茄子、菜豆、黄瓜等夏秋茄果类外向型蔬菜产业带;下司、麻尾、玉水为核心的辣椒种植产业带;基长、下司、麻尾为核心的冬春订单蔬菜种植产业带;县城周边村寨为主的城内保供蔬菜种植产业带。2021年全县完成豇豆种植5万亩、辣椒4万亩、茄子2.6万亩、番茄2万亩,优势单品总计达18万亩。
二是强化产业设施配套,加大蔬菜基地建设。强化坝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冷库、冷藏车、分拣中心等设施设备,建成产地型冷库4个、分拣中心1个、集散中心2个、基地检测和监控系统2套、育苗中心4个。充分抓住广州对口帮扶机遇,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为契机,抓品种选择、过程监管、采收管理、设施配套,通过外引内培,建设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20个,建成兴农公司、神玺农业有限公司2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百泉镇香菇种植示范基地、鄢家山食用菌扶贫车间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初审。
三是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扩大订单生产。以神玺农业有限公司、兴农公司两家国有平台公司为重点,培育李记集团、天元食品、天天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利用农业经营主体资金、技术、市场优势,采取集中土地流转方式将土地交由企业经营管理,农户参与务工获得收入,对企业发动或政府引导种植的农户实行保底价收购,在县内大力发展订单种植和加工。2021年李记集团、天天农业、阳光餐饮配送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青菜、菜苔、胡豆、花菜等订单蔬菜种植2万余亩;兴农公司发展订单豇豆2.3万亩,带动全县豇豆种植5万亩。
四是强化产销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大产销平台建设,以县级平台公司神玺农业有限公司、兴农公司为主平台,培育县级流通型企业7家,积极向外对接市场、争取订单,向内联系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懂市场销售的农村经纪人40人,开展农村经纪人培训、种植技术指导、农产品销售市场对接工作。并组织销售团队,赴深圳海吉星市场、广州江南市场、广西南宁农产品批发市场、贵阳石板市场等对接考察,为独山农产品销售提前找准市场渠道。2021年,蔬菜销售50余万吨,销售额14亿元。
五是强化农民培训,推广先进生产模式。强化农民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育,适时开展蔬菜产业现场培训,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不断推广蔬菜标准化、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推行以“番茄-菜豆(黄瓜)-青菜(莴笋)”、“黄瓜-白菜-萝卜”、“茄子-青菜(莲花白)”、“辣椒-花菜”等为主的高效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有效生产季节,提高土地利用率。2021年编制发布番茄、茄子、辣椒、冬瓜、豇豆优势蔬菜高效种植技术5项,培育高素质农民740人,开展蔬菜技术培训1500余人次,蔬菜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开展技术服务3000余次,有效提升蔬菜种植管理水平。
六是强化资金投入,提升蔬菜加工能力。以项目为驱动,强化各级资金投入,投入资金440万元,建设豇豆加工生产线,蔬菜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培育壮大县内李记集团、兴农公司、鑫海公司、天元公司、永基农业等5家蔬菜加工企业,实现年加工豇豆、辣椒、青菜等蔬菜达1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