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都匀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纲要解读
《都匀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经都匀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四次会议通过,《规划》根据都匀市人民政府关于<都匀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编制,目的是落实市委战略部署,明确政府工作重点,为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四新”主攻“四化”总体要求和“一二三四”工作思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提升都匀市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为“打好翻身仗、重新舞龙头”目标,加快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指引,是未来五年都匀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专项规划、制定实施年度计划和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和美丽期盼。
“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城镇建成区由42.72平方公里拓展到60.89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增加至34.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88%。实施老旧棚户区改造1.77万户,改造面积511.27万平方米;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0个,惠及10392户群众。2020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23.39 亿元,入选“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基础设施建设增强。
累计新建市政路125.7公里,市域内公路通车里程达2217.6公里,新增高铁、高速建设里程53公里、97公里,改造国省道15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 231 公里,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市”。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5000个。全市建成水库24座,总库容7053.35万立方米,年供水能力8204.87万立方米。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9座,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7.64万吨,累计新建改造配套污水收集管网100余公里,实现城镇污水收集设施全覆盖。完成电网投资4.65亿元。铺设燃气干线193.3公里,城区燃气管网实现全覆盖。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7.47%。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教育:财政性教育投入36.7亿元,新建及改扩建幼儿园21所、义务教育学校24所、高中阶段学校6所,分别新增学位9240个、5200个、3750个,小学学位总量为15082个,初中学位总量为9275个,维修改造学校117所,补充教师755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3.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13.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2%。
医疗:都匀市现有3家三级甲等医院黔南州人民医院、黔南州中医院、贵医三附院和1家二级甲等医院都匀市人民医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5个、行政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88个,实现中医馆及远程医疗全覆盖。现有22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家社会医疗机构,304家药店。
文体:市文体艺术中心建成,市文化馆跻身国家一级馆,市图书馆获评县级国家一级图书馆。
养老:全市现有养老床位1058张,养老机构12家,新建及改扩建小围寨、沙包堡等日间照料中心和墨冲、平浪、归兰等农村幸福院。
旅游:建成三江堰、南沙洲、青云湖、绿博园、茶博园、杉木湖等形成了“一江多湖多公园”的剑江绿色生态景观带。毛尖小镇、巨升影视小镇、秦汉影视城等大批旅游项目建成运营,“绿博园”顺利建成,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于2020年成功举办,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匀东·贵州饭店”等22个中高端酒店建成投运,全市现共有酒店408家,客房12490间,床位数19259张,其中星级酒店5家(含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2家、二星级酒店2家)。
市区融合加快发展。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都匀经开区围绕旗山大道沿线的核心区集中连片开发,基本形成洛邦、大坪、东冲“一区三园”格局。2019年度全省73个省级开发区“发展综合实力水平”考评中,都匀经济开发区排名第17位,较“十二五”末的42位提升了25位。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增强。归兰山大道等连接新老城区及周边县(市)快速干道的路网建设进一步加快,长秀路、金钟山路、青云湖大道、归兰山大道北段组成的洛邦组团内部环线基本形成。厦蓉高速、兰海高速、沪昆高速、都香高速、贵广高铁、沪昆高铁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贵阳至南宁的高速铁路穿区而过。匀东北部改扩建应急供水工程及大坪污水处理厂、洛邦污水处理厂、高铁片区1#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G321国道扩建、110kV都江黄T支线、220kV马都线等电力迁改重点项目完成。5G网络、地下综合管廊、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提速。
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908户,同步实施完成改厨、改厕、改圈3623户,平浪镇、毛尖镇、墨冲镇成功创建“全国卫生乡镇”,归兰乡榔木寨、匀东镇格多苗寨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墨冲镇、平浪镇入选全国重点镇,墨冲镇获评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成500亩以上样板坝区2个、达标坝区26个,建成现代高效茶叶农业示范园等省级农业园区6个,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9万亩,粮食年产量13.64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9%。
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全面放开户口迁入政策。凡在都匀市就业创业的人员,均可申请登记本市常住户口。简化户口迁移办理程序,“农转城”无限制,本省间户籍迁移实现“一站式”办理,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607万人,落户城镇人口5.3324万人。
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凡是办理《居住证》满1年、有稳定收入或稳定住所的外来人员,与本市居民一样可以享受在计生卫生、教育、公安交管部门的同等待遇,从2014年底国家批复都匀作为试点以来,全市共办理居住证3万多人。
探索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积极推行农业人口市民化。改造棚户区城中村农民8803户,30873人,于2017年底前已将上述人口转为市民。将易地移民搬迁、农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和城市综合体项目相结合,实现共融共生。完成易地移民搬迁12393人。
积极吸引本市农民转户。都匀市拟定了《都匀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办法》,转户农民在农村的权益不变,使其永久居住在城区和集镇区,并将其转为市民。
“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总体要求
按照省、州“五大提升工程”部署安排,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全面深化市区融合,高质量建设贵州南部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州府城市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综合竞争力。紧盯“打好翻身仗、重新舞龙头”目标,以提高城镇承载力为抓手,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州府所在地的“引擎”作用,在新型城镇化上率先突破,走出一条“人为核、产为基、山为景、水为魂、桥为链、城为依”的具有都匀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奋力谱写都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坚持动态调整、持续优化。
坚持保护优先、历史传承。
坚持市区联动、加快发展。
主要目标
“一个定位、两大行动、三项目标、四条路径、五个支撑”的“12345”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至2025年,市域总人口达到62万人以上,城区常住人口达到40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GDP年均增速预期达9%左右,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30亿元、力争达到350亿元以上,人均GDP突破7万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保持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左右。
三、“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八项重点举措
(一)打造贵州南部区域中心城市。
通过优化空间格局、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城市东拓等方式,加快推进城区扩容提质,不断提升人口吸引力和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城市首位度。
1.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做强都匀区域中心城市,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明确“贵州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明确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根据都匀市中心城区规划图,实施“疏解中心城区、引导人口东移”的城市发展路径。
2.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立足贵州南部枢纽做强城市枢纽力。立足区域中心城市定位,依托行政中心和高铁枢纽“两大引擎”发挥“州市”同城优势,利用州府和行政中心的资源优势,推动“四个轮子一起转”,做大做强产业,提质增效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发挥好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头作用。
3.加快推进“城市东拓”。
推动市区融合发展。借都匀行政服务设施往经开区集聚契机,进一步调整市区教育和医疗服务布局,全面加快都匀经开区规划调整整合,进一步清晰功能定位,突出主导产业,力争到2025年将经开区打造成为300亿级园区。
加快都匀经开区人口聚集。严格控制老城粗放增量,推进都匀市产城融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做强城市能级,到2025年,形成15万人左右的匀东新城。
优化都匀经开区城市空间布局。以杉木湖、绿博园为核心,沿旗山大道、青云湖大道,加快城市建设发展,形成“两心、两带、多点”分布城市空间布局。
优化都匀经开区产业空间布局。按照“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专业化、专业发展规模化、规模发展高附加值化”的思路,形成“一区三园十组团”的园区空间结构。
(二)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五年计划、棚户区改造攻坚计划、背街小巷提质改造行动计划,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生活环境,使城市建设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老旧小区改造:到2021年底,完成2019-2020年度30个老旧小区改造(已完成22个)并启动实施2021年4个老旧小区改造;2022年完成1个以上老旧厂区更新示范项目;集中 3 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63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棚户区改造:力争2023年底全面消化全市2013年以来的所有38个棚户区改造任务(未完成任务数16个),共改造户数31471户。
背街小巷改造:到2023年底完成54条重点背街小巷改造,实现全市背街小巷总体干净整洁、秩序规范、设施完善、环境舒适、生活便捷的综合治理效果。
(三)大力实施人口聚增行动。
坚持政策聚人、产业聚人、环境聚人综合施策,推动人口快速聚集增加。
1.政策聚人。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继续实行城市落户“零门槛”政策,全面实施贵州农村籍大中专院校学生“来去自由”的户口迁移政策。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权益。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城镇住房保障。
大力实施人才兴匀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扶持力度。实施“智汇都匀”“雁归助匀”等行动,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2.产业聚人。
强化产业支撑,强化与企业联动,优化城镇创新创业就业环境。
3.环境聚人。
全力打造康养之城,大力提升城市品质。
4.要素聚人。
推动居住品质提质升级,强化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升医疗服务体系。
(四)加快城市功能“补短强弱”。
实施城镇路网优化提升工程、供水安全保障工程、供电供气供热工程、环境综合管理提质工程、实施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工程、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工程、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绿化生态景观建设工程及安全保障工程、城镇安全保障工程,推进城市功能“补短强弱”,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做优城镇品质。
1.实施城镇路网优化提升工程。
2.实施城镇供水安全保障工程。
3.实施城镇供电供气供热工程。
4.实施城镇环境综合管理提质工程。
5.实施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工程。
6.完善城镇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工程。
7.实施城镇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8.实施城镇绿化生态景观建设工程。
9.实施城镇安全保障工程。
10.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推进产业重构,做强城镇经济。
推进以城兴业四化融合,构建产城融合建设体系、城乡融合建设体系、全面融合发展建设体系,巩固、稳定、提质都匀城市经济及核心产业协同发展。
1.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产城融合建设体系。强化产业聚集,做优产业结构,推进城市物流仓储体系建设,推进“两化”融合。
2.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城乡融合建设体系。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3.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构建全面融合发展建设体系。推动旅游产业化,促进特色小镇建设,扩大城镇投资和消费,加快会展服务创新发展。
推进城镇治理体系建设。
秉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建理念,坚持智慧城市发展方向,实施平安都匀建设工程、智慧匀城建设工程,构建绿色便民生活圈,助推城市社区治理能力提升,推进城镇治理体系、数字都匀体系建设。
1.实施平安都匀建设工程。
2.实施智慧匀城建设工程。
3.构建绿色便民生活圈助推城市社区治理能力提升
4.构建都匀专业市场及专业服务设施场所体系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农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努力方向,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3.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
全面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通过强化土地保障、资金保障、文化塑造、项目谋划和招商营商,为新型城镇化注入强劲动力。
1.强化土地保障
2.强化资金保障
3.强化文化培育
4.强化项目谋划
5.强化招商营商
四、“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强化规划管理
(三)强化人才建设
(四)深化宣传引导
(五)实施督查考评
五、名词解释
1.四铁:指贵广高铁、贵南高铁、黔桂铁路、瓮马铁路等4条铁路,三高:夏蓉高速、兰新高速、都香高速等3条高速,两快:都凯、都独等2条快速干道。
2. 2688城市骨干路网:指规划的都匀中心城区骨架路网“两环、六横、八纵、八射线”。两环:高速环(贵新高速、都香高速)、快速环(毛尖大道东段—归兰山大道—都柳江大道—斗篷山大道—马鞍山大道北段);六横:毛尖大道、绿茵湖大道、青云湖大道、杉木湖大道、清水江大道、都柳江大道;八纵:斗篷山大道、蟒山大道、西山大道、剑江大道、东山大道、马鞍山大道、旗山大道、归兰山大道;八射线:都凯、都惠、都福、都独、都三、都丹、都昌、都墨8条城际快速干道。
3.“三同时”原则:是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为防止新污染源的出现而实行的一项重要原则。 要求一切企业、事业单位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其中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4.城市首位度: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为了计算简化和易于理解的需要,杰斐逊提出了"两城市指数",即用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的计算方法:S=P1/P2。
5.“一江带两城”:就是以剑江河为灵魂,搬迁黔桂铁路及火车站、打通环城交通干道,搬迁州市行政机关单位,连接都匀老城区与都匀经济开发区,将都匀打造成为100万人口、建成区域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双百”城市。
6.“两业”不兴、“两人”不足、“两基”不优:指产业不兴、企业不兴;人气不足、人才不足;基础设施不优、基本公共服务不优。
7.“12345”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一个定位、两大行动、三项目标、四条路径、五个支撑”的“12345”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一个定位”,即立足“贵州南部区域中心城市”这一发展定位,以两大行动(城市更新行动、人口聚增行动)为抓手,实现三项目标(“十四五”期末,市域总人口62万人、城区常住人口4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并通过推进城市功能“补短强弱”、推进产业重构、推进城镇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四条路径,强化土地保障、资金保障、文化塑造、项目谋划和招商营商五大支撑,从根本上、结构上、长远上重构都匀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先行示范区,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镇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优城镇空间布局、做强城市能级,做优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
8.“一心一轴、一环多点”的市域城镇空间体系:一心:都匀市中心城区。一轴:沿墨福-都独快速和210国道形成市域城镇空间拓展的主轴线。一环:沿都香高速围绕都匀市中心城区形成城镇发展副轴,联系毛尖、平浪、墨冲、归兰、匀东各乡镇。多点:以墨冲镇为重点,积极发展平浪、毛尖、归兰、匀东等多个乡镇,促进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转移。
9.都匀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根据都匀市中心城区规划图,实施“疏解中心城区、引导人口东移”的城市发展路径。
10.“一中心、两基地、三组团”的空间格局:一中心:东部新城。明确将东部新城作为示范区“心脏”的定位,汇聚州级行政中心、商务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和总部经济中心五大功能区,以构建区域总部经济中心为目标,重点聚集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集办公、商务、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主城中心区,为专业功能区提供综合配套服务。两基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和贵州南部旅游集散基地。三组团:科教新城—大坪工业园组团、洛邦商贸城—洛邦工业园组团、高铁新城—南部现代物流园。
11.“外连顺畅、内联便捷、服务优质、交产融合”:外连顺畅。贵南高铁建成投运,骨架路网进一步完善。都匀至凯里、三都等周边县市开通一批城际快速路,对外联系进一步畅通。内联便捷。干线公路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普通国省道与高速公路出入口、客货站场、旅游景区之间衔接顺畅,城镇过境段交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100%、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60%、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80%、乡镇30分钟上高速公路比例达到100%,确保示范小城镇、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等重要经济节点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半小时以内上高速”目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实现县道公路安全设施完善率达到100%,人口聚集度高、经济基础较好的建制村实现通双车道,“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一批省市级示范乡村和美丽乡村路示范工程。服务优质。综合客运枢纽和物流园区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客货运站场布局更加完善。结合铁路、民航等运输方式发展,推动公路运输与铁路站、机场等交通枢纽的衔接,提升换乘水平和转换效率。市区主城区建有一级客运站、重点乡镇建有三级及以上客运站,实现乡镇开通公交、出租运输率达到100%,城乡一体化客运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推进公铁联运物流园区建设,形成一批支撑产业园区布局的物流中心,有效提升物流集散和服务能力。交产融合。“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得到实质性推动,开发一批体现都匀特色的旅游公路,建成服务区域旅游客运的一体化旅游客运中心,将都匀服务区试点打造成为对外展示的靓丽名片。“交通+物流”得到快速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组织方式得到有效推广,物流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