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稻壳分离、碾白抛光、装袋……位于平塘县者密镇和平村的大米加工厂内,大米加工热火朝天,发展活力十足……
近年来,平塘县者密镇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各村资源,因村施策,积极探索“党建+X”多种发展模式,通过党建引领、防贫预警、产业发展、生态振兴“四轮驱动”,激活各类特色要素潜力,按下乡村振兴“倍速键”,一幅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的多彩画卷在者密大地徐徐展开……
以党建引领为驱动,红色组织基石牢
乡村振兴,党建先行。者密镇以选优配强领头雁为抓手,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坚实基石。
六硐坝区现代化农业基地
为提升村党支部带富能力,者密镇严格人选标准、提高人选质量,从致富带头人、优秀返乡农民工等群体中培养选拔优秀人员进入村“两委”,提升村级班子战斗力。目前,有致富带头人62人,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11人。为了让村干部得到适时充电,提高工作能力,举办“支部书记培训班”“乡村振兴专题班”等培训3次,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120余人。
认真谋划党员发展,确保支部后继有力。年初制定党员发展计划,各党支部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发展党员,严把“入口关、程序关、培训关”,切实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转正党员各项工作。
以防贫预警为驱动,蓝色蓝图基础实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者密镇把学习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结合,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好“组合拳”,持续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文章。
贵芗香米厂机器轰鸣
今年以来,全镇各村每月定期开展入户排查,召开预警线索研判及民主评议会,实行动态监测,通过“留雁行动”、产业发展等引导群众就近务工,运用低保动态调整、发放防贫防返贫资金等方式补齐短板,坚决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今年以来,核查各级反馈预警线索共计284条,均无致贫、返贫风险。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扎实做好防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将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个支部和每一名党员,建起一张红色网格,进一步压实党组织和党员的责任,有效推动重点工作落实。
以产业发展为驱动,金色引擎动力足
奏响产业发展“主题曲”,群众增收致富绽笑颜。者密镇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整合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做强主导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做大新兴产业。
硕果累累
者密镇作为全县粮食主产区之一,在落实好粮食安全政策的前提下,整合力量组建产业专班,统筹实施坝区建设,采取“稻+”模式,轮流种植各类绿色有机农产品,有序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目前,种植优质油菜1.8万亩、蔬菜0.9万亩、小麦0.4万亩、马铃薯0.4万亩。同时,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典型示范带动,2000余户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以生态振兴为驱动,绿色底色屏障靓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改善生态为目标,全面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六硐河生态环境。今年以来,定期开展镇村两级河长巡河,组织124人对河道及两岸进行集中整治,从严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游客在六硐景区露营
借助平河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黔南州十大最美村寨”称号等美丽乡村建设东风,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建设“六硐大坝·花园农家”,不断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人居环境颜值一路飙升。充分发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效能,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合理的规划开发,建成独具毛南族风情特色、风光绚丽的河头景区,打造平塘县城“后花园”,吸引了省内外游客前来游玩,旅游产业年均收入达300万元以上。同时,按照“一心一带一环”规划布局,着力构建“农业+”产业体系,分期将坝区打造成集循环农业、产业示范、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努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后备箱经济”。